“精确到毫米级 汽车高精度定位”
本篇文章1039字,读完约3分钟
卡布莱克
“你给我发定位,我真的找不到地方。 ”。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对准位置走,还是会迷路的。 因为定位是“飘”的。 终于找到了和定位完全重合的地方,还是找不到目标? 因为定位不明确。 遇到这种情况时,除了方向感特别强的情况以外,只能问路,切换到“人工导航”。 有汽车黑科技可以处理这个问题。 那是高精度的定位。 最新的高精度定位,精确到毫米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伟力
首先证明定位的正确性与手机的企业品牌和质量无关,与负责定位的模块,即所谓的信号接收模块有关。 通过该模块,手机和卫星连接,实现定位。 现在世界上主要有四个定位卫星系统。 分别是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 前三个是主流。 需要导航,打开地图软件后,定位模块搜索天空卫星,卫星数量越多定位的精度越高。 以前传达的定位只选择三个定位系统中的一个,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很多。 高精度的定位需要2种或3种,通过庞大数量的卫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看到这个,大家会失望吧:什么黑科学技术,即“人(卫星)海”战略? 原理确实很简单,但定位系统问世至今还不到10年甚至8年,为什么高精度的导航延迟了呢? 并不是没有多少人考虑过“人(卫星)海”战略,价格太高了。
为了连接多个卫星定位系统,公司需要提供大量的卫星导航地面基站。 基站的数量可以用千位数来测量。 网络时代也是,借助风投的力量,地图软件的供应商希望这么大“烧钱”。 以提供高精度导航的运营商为例,他们已经在全国建设了1200多个卫星导航地面基站,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实际上,只要连接三个卫星定位系统,就不需要那么多地面基站。 但是,为了确保客户有良好的体验,地面基站是不可或缺的。 高精度定位客户满意度首先体现在准确和定位时间短两个方面。 以往的定位需要30~50秒,但在网络时代需要3~5秒的时间。
高精度定位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条件之一,汽车需要知道自己在哪里:误差只能以厘米计算。 城市行驶中,车与车之间的距离经常小于一米。 如果误差是米,自动驾驶简直是灾难。 汽车为了实现自动驾驶,除了卫星定位系统感之外,还需要卫星离线状态下的车辆准明确化,在地下停车场、铁索桥、大型建筑物等特殊环境下卫星会受到干扰。 为了实现离线状态下的准明确位置,车辆必须配备探测系统和计算平台,通过严格的算法,通过照相机、雷达、激光雷达等组件最终实现。 这是所有自动驾驶开发机构正在努力的课题。
标题:“精确到毫米级 汽车高精度定位”
地址:http://www.sz-jinlong.cn/syqc/19558.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