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锂电池领域规范第二批公司名单公布 多上市企业入围”
本篇文章1043字,读完约3分钟
1月15日,工信部公布了符合“锂离子电池领域规范条件”的公司名单(第二届),特氟隆、欣旺达、国能电池、盟固利动力、中兴派能、中航锂电池等18家锂电池公司列入名单。
多个储能型电池公司入选
根据产品类型,7家是生产储能型电池的公司,6家是生产费用型电池公司。 上海德朗能源动力电池有限企业生产储能型电池和费用型电池。 剩下的分别是电解液、正负极材料、隔膜生产公司。
年8月,为了加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管理,推进产业变革,工业信息部公布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规范条件”(简称“规范条件”),对公司的生产规模等设置了“阈值”:电池的年产能源为1亿瓦 正极材料的年产能量在2000吨以上,负极材料的年产能量在2000吨以上,隔膜的年产在2000万平方米以上。 电解液的年产能量在2000吨以上,电解质的生产能力在500吨以上。 公司申报时前一年的实际产量是实际生产能力的50%以上。
年4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符合“锂离子电池领域规范条件”的公司名单(第一届),有8家公司入选。 其中,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为唯一的储能型电池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次公司列表中,储能型电池公司的数量超过了费用型电池公司。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与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
中汽协数据显示,200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迅速发展,储能型电池的比重会更大。
锂离子电池技术取得了突破
最近,许多企业的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取得了突破。
根据青晓科技1月15日公告,由企业和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企业负责的青海冷湖100t/a碳酸锂项目完成了生产线的调整,生产了高纯度碳酸锂。 这个项目的成功标志着企业实现了盐湖卤水锂吸附剂、工艺和系统装置核心技术的工业化转变。 企业表示,吸附法萃取锂技术的产业化是企业金属板的新的重要增长点之一,是企业在新能源行业应用发展的良好开端。
江特电机最近接受机构调查时表示,企业碳酸锂生产线现在每天产量在10吨以上,新生产线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 企业锂云母凝结碳酸锂每吨7万元左右,电池级碳酸锂客户已经有10多个。 随着企业选矿项目的投产、碳酸锂生产能力的逐步释放,年矿产业预计将在年业绩中占最大比例。
电力设备领域的相关分析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下游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上游锂、钴价格上涨,中游电芯领域受到挤压。 盐湖提锂技术取得突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材料供应的紧张。
标题:“符合锂电池领域规范第二批公司名单公布 多上市企业入围”
地址:http://www.sz-jinlong.cn/syqc/19508.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