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让全民体验智慧出行”
本篇文章6505字,读完约16分钟
记者张旭东青岛报道
你害怕在公共汽车站等很久吗? 拿出手机看看还有多少公共汽车。 上下班高峰公共汽车站停了,又挤又累吗? “互联网+公共汽车快车”会停止你想停的车站。 你没有零钱和公共汽车卡吗支付宝( Alipay ),可以用微信扫码上车。
近年来,青岛公交集团以“网络+”引领公司转型升级、创新快速发展,目前基本上形成了智能车辆、智能场站、智能服务和智能管理系统,在城市公交出行中插入了“网络翼”。
市民可以使用手机app调查巴士的位置和到达时间。 资料照片
“云平台”管理城市公交系统
多年来,青岛巴士集团积极探索公司智能化管理框架,制定了推进公司新闻化智能化建设和管理的计划,视频监控、ic卡收款、oa事务、erp管理、巴士通、智能移动app等30多个应用系统或
目前青岛公交集团的网络应用涵盖50多个场站、1000多个pc、5000多个车载设备、10000多个手机,基本形成智能车辆、智能场站、智能服务和智能管理系统,“网络+总线”
青岛巴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海滨说,网络发展迅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深刻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 在“互联网+公共汽车”时代,公共汽车公司必须重视乘客的移动安全、快捷,提高移动质量和移动的个性体验和服务。
随时随地看公共汽车的位置
青岛巴士集团于2010年实施了智能调度系统改造升级,2010年在全国巴士领域首次推出了“巴士路线智能旅行免费查询”服务。 乘客可以在公共汽车站查询智能调度的线路。 年,青岛巴士集团企业又推出了手机查询服务,成为全国采用频率最高、采用人数最多的巴士智能查询系统之一。
记者打开“青岛巴士查询”手机app,输入“231”。 系统很快显示下一辆231路公共汽车离记者所在的市政府站有983米,下一辆离市政府站有2.5公里。
青岛一家咨询公司的李舜说,每天下班前用手机app查公共汽车的实时位置,公共汽车还到两站时出门,正好来得及,节约了很多在公共汽车站等的时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罗斯外教依娜告诉记者,这个手机app很魔法。 她的母亲去年从俄罗斯来看她,她和母亲一起坐公共汽车,当她打开手机去看公共汽车的实时位置时,她母亲吓了一跳!
“互联网+公共汽车快车”满足了各种出行的诉求
上班高峰期,不仅路上堵车,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 一点钟的车站几乎没有人下车,但公共汽车必须按规定每站都停,浪费了很多时间。
青岛巴士集团通过3d客流检查、ic卡系统等后台数据的总结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网络旅行调查系统,正确、快速地掌握了各巴士路线的方向、定量、定点客流数据。 根据大数据,青岛巴士集团发布了“互联网+巴士快车”,在上班高峰时间定时发送的巴士车辆只在乘客密集上下的车站停车。
例如,125路线从中国海洋大学送往台东,原来有44个车站,但“互联网+公共汽车快车”只停靠了15名上班族集中的车站。 在青岛市香港中路工作的刘先生说:“以前没有公共汽车快车,现在坐快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
目前,“互联网+公共汽车快车”有直通式、间隔式、跳跃式、组合式、混合式5种运营方法,满足了不同路线乘客的移动诉求。
青岛公共汽车集团总经理王玲表示,公共汽车快车不仅保存了常规公共汽车的社会公益性和低价钱的优势,还具备定制旅行的迅速、直达、定制、个性化等特点,为乘客提供经济快速、标准的管理、新
目前,青岛公共汽车快车达到46辆,占主要城市地区公共汽车路线的23%,成为公共汽车日常运营的重要部分和市民常态化出行的交通工具。 公共汽车快车比平均车运量多27.68%,比去年同期上升18.9%,利润率比去年同期上升9%,比去年同期节约15.24%。
可以用微信支付宝( Alipay )扫码乘车
今年4月末,青岛巴士集团所属的巴士全部完成了打卡机的更换。 从那以后,乘客不用带零钱和公共交通卡,只需用微信和支付宝( Alipay )搜索“琴岛通电子卡”,根据提示操作,用手机二维码扫描卡机的对应部位,就可以顺利付款。
另外,青岛巴士集团构建了车内客流统计系统,实时计算车内人员的状况,用“车来了”等软件向市民展示。
“以前传来的统计系统是根据乘客乘车的时间卡量计算出来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下车,是用投币等方法上车的”青岛巴士高速发展研究院院长陈观宙说:“车网络统计系统是上下之道。 现在有800辆巴士具备这个功能。 我们正在加紧调试。 预计到年底,该系统将完成所有调试。 ”。
上海:首次无人驾驶apm线试运行
□记者有之髌上海报道
无驾驶室、全自动驾驶……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上海第一条无人驾驶apm (乘客自动运输系统)路线浦江线于3月31日进行了试运行。
apm浦江线全长约6.7公里,全线设有6个车站,均为高架车站,为上海浦江镇居民第一服务,缓解最后公里出行的难题。 浦江线铁路流动灵活,车站间隔短,线路转弯半径小。 在轨道交通的选定中,使用中运输量、橡胶轮转向轨道方式,可以说“小身体”更方便。 车辆的前方有巨大的景观窗户,可以窥见沿途的美丽。
浦江线是上海第一条胶轮轨道全自动无人驾驶apm路线,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企业和法国凯莱斯集团合资建立的上海申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有限企业负责运营维护。
与以前地铁传来相比,apm线路的智能明显很高。 apm浦江线由中间导轨和两侧的运行道组成,使用目前国际领先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全车上没有配置司机和同乘者。 车辆的运行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和监视系统控制,保证安全。 不沿着车站设置车控制室,向本站乘客广播集中时为了及时掌握控制中心远程广播的现场动态状况,浦江线在车站及列车上设置了乘客对话系统,发生突发状况时,乘客操作该系统寻求员工的帮助 配备先进的信号系统,缩短了行驶间隔,确保了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缩短了候车室时间。
不仅如此,apm浦江线的设计也更节能更有人情味。 浦江线列车使用轻量化的车身、再生制动及智能电力管理系统,将能源消耗降到了最低。 搭载可靠性高的“防爆钢轮轮胎”,确保行驶安全。 门宽,有助于加快乘客的上下速度,缩短停车站时间。
另外,apm浦江线全线主导“乘客自助”的理念,在车站和车内设置了自动销售检票系统、求助呼叫对话系统、电梯系统、乘客新闻系统等。 而且,车站、站台、列车上设置了越来越多的“求助按钮”,乘客容易寻求员工的协助,所有车站的大门都可以通过“超重”进出车站。
据悉,apm无人驾驶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法国雷恩apm地铁线、伦敦道克兰轻轨、巴西圣保罗地铁15号线、国内北京机场联络线和广州珠江新城apm都使用这种方式运营。
目前上海对智能交通的探索最集中在轨道交通方面。 以上海10号线为例,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是国内第一条最高水平的全自动运行线路,自年4月10日开通第一条线路试运行以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至今运行了8年,日均客流达到90万人以上,系统稳定。
专家表示,上海10号线的全自动运行模式已经处于最高阶段,除了可以自动管理列车的日常运行外,还可以在故障时自动应用,具有初级人工智能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铁全面宣传手机扫码进站,而语音票购买、刷脸入场、智能客流监测等新技术也完成了实验室测试,进入了原型研发阶段。 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技术大规模应用的话,乘客也许不用拿出手机,只需要“擦脸”就可以直接入住。
深圳:智能巴士加速到现实
记者王丰深圳报道
年12月,深圳市在全国首次实现专营巴士车辆的100%纯电动化,也开始进入巴士的“智能时代”。 年12月2日,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巴士系统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首次试运行。 年1月19日,深圳巴士全面实现手机支付的年4月,深圳市东部巴士有700多辆巴士配备面部识别系统,为城市安全控制提供服务……深圳智能巴士开始在现实中加速。
用各种力量智能驾驶
方向盘可以自己移动,遇到信号灯和路障时自动刹车,在十字路口自动转弯,一到公共汽车站时自动变道停车。
在深圳市福田保税区,由金葵路-市花路-香樟路-红花路围成的1.2公里环路,有4辆名为“阿尔法酒吧”的智能巴士不断往返。
据负责“阿尔法”路线测试、运营的深圳巴士集团员工介绍,“阿尔法”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视觉计算等多种技术一体化,可实时应对其他道路采用者和突发状况,目前,自动驾驶下的车辆检测
据专家介绍,从自动化程度的角度出发,自动驾驶通常分为驾驶辅助、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四个阶段。 第四级是汽车驾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水平,即所谓的无人驾驶。
“阿尔法”现在还处于辅助驾驶的阶段,司机还在驾驶席上注意车辆的运行状况,另一名工程师开车收集车辆的行驶数据。
“‘阿尔法波’是自动驾驶巴士,不是无人驾驶巴士,在试运行期间也不搭载乘客。 》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企业信息发言人穆毅说,“阿尔法酒吧”的司机主体是机器,司机作为监视干预,更有效地降低公共汽车司机的劳动强度,提高公共汽车运营的安全性,更有效地处理公共汽车领域司机难以招募的问题
深圳巴士集团的员工表示,从去年12月2日到现在,4台阿尔法酒是福田保税区1.2公里的环路,累计试运行超过12000公里。 在试运行期间,阿尔法总线智能驾驶总线在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方面满足了总线运行要求,在视觉感知、智能决策、计划执行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经过前期测试,‘阿尔法’达到了公共汽车试车的要求。 》深圳巴士集团理事长馀钢表示,其次,“阿尔法”项目将扩展到深圳轿车光生物谷、南方科技大学等地区,使深圳成为全国智能驾驶巴士示范城市。
在无人驾驶方面,深圳的科学技术公司和研究机构也在着力。 5月14日,腾讯获得深圳市第一个无人驾驶测试牌照。 这意味着腾讯自动驾驶车将来可以在深圳市指定的路段进行公开测试。
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苏奎峰表示,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的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地图、数据平台、仿真系统四个主要模块相互支持,目前已稳定
“梦想进入现实不太远,”他说
移动支付复盖公共汽车的全线
忘了公共汽车卡我再也不怕了。 年1月19日深圳通二维码项目正式上线,深圳市民可以在公共汽车上用手机二维码支付,省去了携带巴士卡的麻烦,也方便了外国旅行者。
深圳通航于年末在b683路公共汽车上开始二维码乘车先行试验的年7月,深圳通完成了全国交通一卡通标准和二维码支付的飞行员升级改造,地面公共汽车共计3条路线( 12路、17路、213路),70辆
从1月19日开始,深圳通完成了地面终端的全面升级改造,全市所有地面公共汽车车辆都可以支持深圳通二维码支付。 步骤非常简单,客户使用微信搜索小程序“深圳通+”,输入手机号码完成注册登录,向微信支付自动费用,输入密码确认身份,即可完成开通。
5月8日早上,深圳地铁、港铁和腾讯共同推出的手机扫码过门服务正式开始。 在实现了公共汽车移动支付移动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深圳地铁扫码的支付移动。
“现在深圳可以坐公共汽车,坐地铁,用一台手机解决。 非常方便。 ”市民张先生说。
随着全公共汽车路线、地铁二维码支付的在线,深圳通接入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的过程也更加完全执行。 现在,如果是符合国家交通部门标准(带交通联合标志)的异地互联卡,可以在深圳最新改造的车载终端刷卡乘车。
深圳也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全国交通一卡通,超越市域,实现交通方法的交通行业全面覆盖和无缝连接,接触后即可在全国通行。
要点线路陆续应用人脸识别
从年初开始,新的“黑科技”巴士人脸识别系统陆续应用于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东部巴士”)的重要路线。
介绍说公共汽车的面部识别系统属于“智能城市安全控制系统”。 车载终端完成照片和视频等数据的捕获、入住,数据与各级公安部门多级网络化,在智能复制平台上对照捕获的新闻和数据库中预先设定的要点人员库,
现在,东部巴士上有700辆以上的巴士搭载了该面部识别系统,最初计划设置约1100套,预计5月份完成。
并且,为了加强驾驶员日常安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东部巴士开设了“驾驶员安全管理云平台”。
该平台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结合企业一线安全生产现状和安全事业的实际诉求,以驾驶员安全管理等各项日常业务为中心,建设了驾驶日常安全生产事业的
通过脸部识别、在线咨询通知、驾驶员安全会议、驾驶员文件管理等,可以实现驾驶员安全电子化、系统化的全过程管理。 可以免除代理司机、司机喝酒、酒后驾驶等风险,可以在后台直接向一线司机传达重要的安全提示。
“在系统的后台,管理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设备,通过互联网,在一个平台中,全部看到团队一线各安全生产的从业状况,对有警告的从业项目和个人 ”深圳东部公共汽车副总裁贾涛说。
株洲:智轨道列车“奔跑”的大街
记者阳建株洲报道
湖南株洲利用辖区内的研发特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株洲城市公交系统,将株洲城市公交智能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在安全性、经济性、社会效益等方面不断突破,智能化成为株洲公共交通行业的光辉名片
智能导航使列车“行驶”到公路上
30米以上的车身,具有高铁一样的“颜值”。 没有专用轨道,但可以像公共汽车一样在城市里灵活行驶。 最近,随着株洲智轨道a1线(第一期)试车启动装置的按下,世界上第一条智能轨道快速运输系统(以下简称“智轨道”)的示范线正式进入了为期3个月的试车阶段。
比以前传下来的轨道交通工具更有特点,智能轨道的投资价格低,建设周期短,城市适应性强。
所谓“智能轨道”,重要的是利用智能系统进行导航,避免列车偏离既定的行驶路径,让列车“行驶”。
用车载各种传感器识别路面的虚拟轨道线路,将运行消息传送到列车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后者的指令,保证列车实现牵引、制动、转弯等正常动作,同时精确控制列车在既定的“虚拟轨迹”上行驶,
智能交通以新闻收集、解决、发布、交换、分解、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种服务。
这也体现在智能轨道智能系统对虚拟轨迹的跟踪控制中。 通过智能系统对虚拟轨迹的跟踪控制,长30米以上的列车转弯半径相当于普通公共汽车,小于普通公共汽车车辆的通道宽度。 高灵活性使智能轨道列车可以在许多城市道路上通行。
智能安全技术很先进。
智能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是整个人类的生命,也是株洲交通行业一贯努力的方向。
作为株洲市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一环,智能轨道在安全控制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清晰度。 另一方面,智能轨道列车具有虚拟轨道进行引导,沿着固定线路行驶,使用视觉系统和信号系统进行融合,使用无轨电车引导系统确保车辆在虚拟轨道上行驶。 另一方面,当车辆非法偏离虚拟轨道时,车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车辆的运行,例如封锁动力、紧急制动等。 外部物体侵入车辆极限时,周边监视系统实际上根据需要进行警报警告,不使用技术手段发生事故。
另外,在经由a1线的交叉路口,通过轨道车辆的优先通过解决,即轨道车辆的引导、控制等装置,实现了列车的位移和信号控制系统的联动,保证了轨道车辆的安全、优先、迅速通过交叉路口。 为了科学调度车辆,线路上还设置了智能轨道运营调度控制中心,可以统一调度管理上线车辆,实时掌握车辆的状态。
聪明的乘坐舒适,给乘客聪明方便。
据报道,株洲市很早就推出了“棕榈巴士”app,让巴士一族上车,实现了“挂表出门”。 推进“手掌巴士”是巴士智能服务措施之一。 目前,市区1140辆公共汽车设有智能总线系统,通过gps调度系统实现了车辆的实时智能定位和调度。
下一步株洲市根据乘客乘车高峰、高峰等优势,再次升级公共汽车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智能化”公共汽车,自动调度公共汽车,进一步提高乘客乘车、候车体验感
在聪明的乘坐方式中,智能轨道从试运行开始就体现了“时代特色”。 用手机扫描家庭自助终端,取得二维码电子票,在门口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家庭候车室体验乘车。
智能轨道试车、app手持巴士、智能调度系统……株洲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完善,智能化服务水平逐渐提高,智能化公共交通生活“WeChat的力矩”在扩大。
标题:“智能公交让全民体验智慧出行”
地址:http://www.sz-jinlong.cn/syqc/19475.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